close
感謝侯先生提供相關影片和連結,剛好跟之前寫ODE作業解彈簧系統的內容有關,

不過這小子提到這算是「蝴蝶效應」,基本上我對蝴蝶效應的概念一直很模糊,

一來查到的資料說法很多,其中的內容也都是模糊的緊。

1940年7 月1日,美國的華盛頓州啟用了一條長約1800公尺的Tacoma吊橋,

來連接Tacoma鎮與奧林匹克板導的交通。1940年11月7 日,

Tacoma吊橋在一陣風速僅約70公里的暴風侵襲下,應聲斷裂。其斷裂的原因,

有的工程師認為,吊橋本身的機械共振,加上暴風所提供之外力週期吻合吊橋本身的天然共振頻率,

使得吊橋的震動幅度過大,才會導致吊橋的斷裂。另一派的學者,則提出更新的研究結果,

認為吊橋的斷裂釋導因於空氣動力引發的自激(self-excitation)

或負阻尼(negative damping)現象。而自激現象與外加共振則是全然不同的物理現象。

所謂的共振,就是指物體當受到某些特定頻率的外力作用時,特別容易震動。而這些頻率,

則稱為該物體的天然共振頻率。除了一般所見的機械波之外,聲波、電磁波等也都會有共振現象。

所以,另一個常見的共振現象,則是音響(acoustic)共振,應用於樂器的製作,或是音樂廳的建構。

尤其在古希臘羅馬時代,沒有擴音器的情形下,劇場的建構更需考慮聲音有效的傳送。

Tacoma吊橋的斷裂開啟工程界對橋樑空氣動力學的探討,讓橋樑工程的建構,

不僅要考慮靜態的負載量,還要考慮動態的變化。

而新的Tacoma吊橋經過重新設計與29個月的建造,也在1950年開啟使用至今。

(內容轉載自http://blog.yam.com/scientific_taiwan/article/7106788#trackback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yway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